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EMBA课程 > 课程收获

【课堂侧记第11期】陆磊《宏观经济理论与分析》后感--理性思维,逻辑分析

发布日期:2012年1月6日

 

2011年的最后4天是广州201112月份的集中上课日。这是每年最忙的日子。课前大家一直很担心本堂课的出勤率。但在老师的督促下,以及陆磊教授明星效应的吸引下,上课4天都保持了相当高的出勤率,加上补课的同学,每天上课人数达到46人。

陆磊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,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,中山大学,现在是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,是全国最年轻的高等院校领头人。

 

 

陆磊教授首先告诫大家,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不能人云亦云,要保持理性的思维,对现实状况进行逻辑推导,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。

第一天,陆磊教授明确了宏观经济管理的4大目标:经济增长,物价稳定,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。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框架:

 

 

宏观经济的分析不能单纯就宏观论宏观,一定要考虑宏观变化的微观逻辑基础,还要考虑到各个经济体的政治,经济制度对宏观政策的影响,这样才能得到正确,可信的结果。接下来,陆教授理论结合实际,基于此框架为大家对2012年的宏观经济做了具体分析:全球经济的转折—“宽V型”复苏;中国通货膨胀的转折—从高通胀到低通胀;中国货币政策的转折—从偏紧到稳健;中国主要矛盾的转折—从通胀到增长点。并提到了几大风险:欧债危机,美国的QEIII以及人民币汇率。

 

 

在接下来的几天,陆教授先从经济理论入手为大家介绍了生产函数,IS框架,LM框架以及Philips曲线。并基于宏观经济最重要的货币政策,具体分析了通货膨胀,宏观政策,大宗商品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。虽然我们大部分同学都不是学经济出身,虽然经济理论本身相当枯燥,但在陆教授深入浅出,理论联系实际以及不厌其烦的讲解下,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。即使在课间,课后亦围着陆教授不断请教。在课堂的最后,陆教授还特意留出时间和大家互动,不但对大家提出的国际,国内经济做出了精辟分析,也对一些同学的企业做出了具体指导。大家叹服于陆教授那周全的思路,严谨的逻辑。短短4天时间使我们都变成了陆教授的“粉丝”。尤其是我们班那11朵金花,课间都争相和陆教授合影留念!

 

 

《宏观经济理论与分析》是我们2011广州班上的第四门课,前三门课是吕洪德教授的《企业竞争战略》,黄世忠教授和胡玉民教授的《CEO财务分析》,戴亦一教授和梁小民教授的《管理经济学》。这4门课的学习,不但使我们增长的知识,也对我们的工作和实践起到了巨大的帮助。厦门大学的师资力量真是没的说!“我们选对了!”这是同学们一致的心声。

 

 

--厦大EMBA2011级广州班  梁涛